【华润啤酒3年关停25间啤酒厂,为何今后每年还要再关3家?】

原标题:华润啤酒3年关停25间啤酒厂,为何今后每年还要再关3家?

近日,华润啤酒表示,公司将在8月下旬的业绩公告中对外明确本年度关厂计划,从目前的规划来看,公司未来平均每年要关厂3家,排除2020年,未来两到三年的平均数也会达标。

成立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的华润啤酒,目前在国内经营有74间啤酒厂,年产能约为205亿升,旗下含雪花啤酒及30多个区域品牌,总销量连续14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作为啤酒行业当之无愧的一家巨头企业,华润啤酒为什么会把关厂提上未来计划呢?

01

3年关闭25间工厂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开始进入跑马圈地的高速发展期,华润雪花也走上了并购提升产能之路。为了做透市场,打破区域限制,华润雪花先后收购了26个区域强势品牌,之后增加到40多家,最终到百家,华润啤酒的产能得到了飞速成长。但华润啤酒前期吹气球式的膨胀发展,也让其积累了很多没有价值的产能。

近年来,产能优化已经成为华润啤酒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而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则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

从2017年起,华润啤酒就开启了关闭低产能工厂来提升利润的行动。2017年华润啤酒通过关闭低效亏损工厂、集中分散的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工厂总数由2016年的96间减少至2017年的91间,总产能基本维持在2200万千升。

2018年,华润啤酒继续去除低效产能,年度内停止营运13间啤酒厂,78间啤酒厂年产能约2100万千升。由此产生相关的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高达4.83亿元,确认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减值分别为9.61亿元和3.40亿元。

2019年,华润啤酒停止营运7间啤酒厂。2019年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减值分别为人民币7亿元及人民币3.52亿元。

综上统计,2017年-2019年,华润啤酒为去除低效产能,陆续关闭了25间啤酒厂,“断腕”决心可见一斑。那么,华润啤酒提高了生产工厂的平均规模吗?至2019年年底,华润啤酒在中国内地24个省、市、区营运的74间啤酒厂,年产能约2050万千升,对比2017年的91间啤酒厂产能约2200万千升,答案显而易见。

02

“断腕”成效已显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表示,关厂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又一个标志。关厂目的在于优化产能,清除低效产能啤酒厂,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效率。成本降低的同时,效率有所提高,业绩自然会有所增长。

华润啤酒2017-2019年业绩的提升,与持续优化产能、提升产品结构脱不开关系。华润啤酒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华润啤酒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97.32亿元,按年增长3.6%。啤酒销量1181.9万千升,同比增长0.9%,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2.7%。

2018年,华润啤酒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318.67亿元,按年增长7.2%。华润啤酒在2018年度内对部分产品适度调整价格,加上中高档啤酒销量增长4.8%,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使整体平均销售价格按年上升12.3%。

2019年,华润啤酒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331.9亿元,按年增长4.2%。啤酒销量总计1143.4万千升,同比增长1.3%。其中,中高档啤酒销量按年增长8.8%。华润啤酒公开表示,优化产能可以降低、减少固定资产价值亏损,净利润则会有所提升,公司未来将会持续优化产能。

03

啤酒巨头纷纷“轻装简行”

其实,不止华润啤酒,近年来国内其他啤酒巨头在关闭工厂方面也是动作频频。

数据显示,我国啤酒行业2010-2015年共计扩产1930万千升,但是2015年啤酒行业产销量仅比2010年增加233万千升,产能的增加与产销量的增加存在严重的不匹配。自2014年7月开始,我国啤酒行业经历了连续25个月的负增长。

行业增长见顶,各大啤酒企业不得不从扩大产能转变为优化产能,陆续关停小规模、低效率、高成本的工厂,“轻装简行”,提升运营效率。嘉士伯仅2016年就关闭并处理了17家工厂;百威在2016年-2017年关停了8家工厂;2017年以来燕京啤酒也频发公告宣布关停部分工厂;青岛啤酒2019年关闭了2家工厂,接下来还计划通过3至5年关闭和整合10家工厂。

“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分析:“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市场饱和和消费升级导致近年来国内啤酒企业关闭和整合工厂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剥离低效资产厂房、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纷纷施行“断腕之举”,何尝不是为之前啤酒行业产能无序扩张的“自救”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