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4.8%超预期,压力给到了二季度:

原标题:一季度GDP4.8%超预期,压力给到了二季度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4月已现“倒春寒”,接下来怎么办?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高于市场预期。据财新调查,此前经济学家对一季度GDP的预测均值为4.5%。

虽说高于市场预期,但一季度遗留给未来的问题很多。超预期的数据很大程度上依赖1—2月的开门红,而3月份急转直下。

如今疫情还在持续,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实现全年增长5.5%的年度目标?

这个问题小巴交给大头们来回答。在此之前,小巴先简单列下一些比较出人意料的数据。

1

消费巨差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一下子跌落到了“-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下跌6%,增速较上月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

在3月的各项消费数据中,增长较好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粮油、食品、烟酒,还有中西药品类,此外就是涨势凶猛的石油、成品油。

而那些涉及消费升级或线下体验的,无一例外都在跌。金银珠宝类跌17.9%,餐饮跌1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跌12.7%,家具类跌8.8%,汽车类跌7.5%,化妆品类跌6.3%。

2

房地产巨差

一季度,房地产除了开发投资还有0.7%的增长,基本都是降降降。

① 房企拿地少(一季度,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为-40.9%);

② 房子卖得少(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13.8%,销售额同比增速为-22.7%);

③ 房价跌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3月份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252元/平方米,跌幅为10.3%);

总体而言,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下降的数据很多,但也有上扬的数据。

1

基建逆势增长

3月,基建投资累计增速达8.5%,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在消费和房地产低迷的当下,基建成了顶梁柱。

2

外贸开局稳

一季度,出口以美元计累计同比增长15.8%,依然是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但较1—2月份同比增长的16.3%下滑了0.5个百分点。

接下来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重任,就放在了二季度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已经在4月感受到了“倒春寒”,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请大头们来支支招吧。

实际上,疫情影响尚未在3月数据中充分显现,二季度经济或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第一,二季度基数更高。2021年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一季度0.6个百分点。

第二,疫情冲击或集中在4月乃至二季度。若疫情反弹和严格防控持续,工业生产和出口将受到更大冲击。

第三,当前经济面临国内外四大风险:疫情反弹、地产下行、输入性通胀、欧美货币政策收紧。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将加剧预期转弱,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资意愿低迷,市场信心不足,导致需求进一步收缩,形成恶性循环。

二季度经济表现取决于疫情延续时间以及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如果二季度GDP增速升至5.0%,且下半年增速维持在5.5%,全年经济增速将只有5.2%,低于5.5%左右的目标。因此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很重,需要尽快实现疫情有效防控,并加码稳增长政策。

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未来政策将集中于抗疫纾困和提振经济。

1. 在坚持“动态清零”的战略下,要更加科学精准,降低对民生和经济的不利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 货币政策使用更多结构性工具,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3.加快发行专项债,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投资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尽快推动基建投资靠前发力,对冲需求收缩尤其是房地产下行和消费不振的形势,同时扭转低迷的预期。

4. 积极落实好减税降费和退税的政策,落实好缓缴社保费,改善现金流,提高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

5. 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稳岗留工返还和补助等,实现通过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的目标。

6. 对弱势群体发放失业补助金、临时生活补助,兜底社会保障和民生,确保社会稳定。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核心原因在于3月以来,上海、吉林、广东等地疫情的大规模暴发,致使线下消费场景遭到较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也受影响。

同时,上海、吉林和广东又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区,生产活动的暂停也对汽车消费的增长造成了掣肘。

同时,还有很大原因在于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的不足,尤其是在中小微企业经营普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相应的很多中低收入人群对于未来市场预期仍偏谨慎。

当前上海疫情仍未结束,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力释放,但很难实现显著反弹。

从全年经济目标看,如果没有消费的助力,仅把希望寄托在基建和地产上,势必会阻碍重重,同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关于提振消费,短期内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给予补贴等方式来提振消费市场。长远看,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如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稳住民众就业。

经过两年的艰苦抗疫,餐饮企业已经非常脆弱了,再受此重击,确实难以承受。

当前餐饮企业的困难在于:营收很少甚至归零,却要承担房租、工资、利息等数额很大的固定支出,严重入不敷出;当现金流出问题时,企业被迫采取包括借债在内的各种手段筹资维持生存,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更是雪上加霜。

有的餐饮企业过于乐观,错判形势,认为疫情很快结束,导致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错过自救良机;也有一些企业因为疫情反复失去信心,不再努力调整抗争,不再善待员工和顾客,导致企业陷入绝境,失去了翻身的可能。

目前只有不到5%的“尖子生”餐厅处境能好一些。大中型餐厅的处境艰难,店铺大、租金高,员工多、工资负担重,开店投入大而不敢轻易关店止损。中小型餐厅租金、工资的负担较小,但其所有者多是小微企业、个体户,所承受的压力大。

餐饮是消费的加速器,经济形势好时,人们大吃大喝,餐饮增速会高于消费品增长;经济形势不好时,人们省吃俭用,餐饮增速会低于消费品增长。这个规律已越来越清晰。餐饮企业需要看清这一点,这是战略布局的基础。

餐饮是解决城市就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餐饮是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和消费渠道,餐饮是城市里的农业。建议有关部门像对待“三农”问题一样,全方位破解餐饮难题,除了减免税收、社保,发放补贴,还要对餐饮行业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采取立体化的手段促进餐饮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压力,包括一些既有政策的效应还没完全释放、房企和购房者的信心偏弱、疫情等带来了新的干扰。

其中,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0.7%,接近零轴,说明开发投资数据偏冷。一季度,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为-40.9%,数据非常萧条,说明房企拿地意愿非常弱,近期拿地的普遍是央企和国企。

3月,各地房屋销售数据确实不好,很多城市跌幅普遍超过了40%,拖累全国数据。这也说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宽松政策还没有完全释放效应,市场反弹面临阻力。

同时,一季度的房价也非常疲软和萧条,房企也会通过降价来促销,但是并没有带来成交数据的好转。

昨天(4月18日),央行和外管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其中提到:“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2016年以来央行首次对最低首付比例提出了新要求,充分说明首付比例政策受到关注。据此可以认为,二季度各地降低首付比例、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促进二季度住房交易市场的活跃。

本篇作者 | 李梦清| 当值编辑 | 武新月

市场分析、热点解读、专题分享

加入投资日日评会员版

听365天投资大小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