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资产与投诉共增长】

原标题:微众银行:资产与投诉共增长

4月11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公布了“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披露了该行2021年部分财务数据。截止2021年末,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9.89亿元,同比增长35.75%;净利润为68.84亿元,增速38.87%;该行资产总额达4387.48亿元,较年初增长26.6%。

但业务持续增长的背后,微众银行并非没有隐忧。伴随着营收增长的同时是投诉量的增长与口碑的下降。仅2021年度,在深圳银保监局公布的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投诉中,微众银行就收到4759条。同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止目前微众银行的投诉量已达6574条,此前还登上该平台金融支付领域黑榜周榜榜首。

暴力催收 投诉频发

2014年12月,微众银行获得由深圳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也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线上存贷款业务。

对于民营银行而言,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网点少、客户基础薄弱等限制性因素,借助互联网渠道是一条迅速扩张的捷径。

微众银行的明星产品是其于2015年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微粒贷”,是国内首款实现从申请、审批到放款全流程实现互联网线上运营的贷款产品。微众银行旗下还有微业贷、微车贷、微众企业爱普App、小鹅花钱、We2000等产品,但上述多款产品均遭到消费者投诉,投诉内容包括利息虚高、暴力催收、隐私侵犯等问题,对此微众银行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浏览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信息,截止目前微众银行投诉量已达6574条,但已回复和已完成的投诉仅为235与104条,回复率仅为5%。投诉内容多是关于暴力催收,一匿名消费者投诉表示:微众银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骚扰其家人朋友,电话短信轰炸,并全然不顾当事人的协商还款申请。

说到第三方催收机构,2020年,微众银行就曾因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委托第三方机构催收遭点名

2020年,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公示的一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微众银行曾涉及一桩第三方催收机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该法院披露的《陈莉、程鹏辉、李昱臻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成都鸿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受金融机构、网贷公司等委托从事催收业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收受委托方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并用于催收工作,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从判决书可以获悉,微众银行每月会发给鸿智公司1000条左右的欠款人信息,从2018年3月和微众银行合作以来该公司共收到大概有12000条左右的欠款人信息。据鸿智公司相关人员指出,其知道的催收方式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固定座机拨打,一种是通过网络电话,一种是通过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卡进行电话拨打,部门员工使用自己的手机安装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在催收过程中,分为几种模式,第一辱骂、第二威胁、第三是P图、第四是骚扰。

如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的催收行为其实并不只此一例。此前新网银行就曾因违规放款、暴力催收等问题遭到监管点名。

根据《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条例》和《互联网催收自律公约》的相关规定:在能与本人联系的情况下,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方进行崔收,同时也不允许向无关的第三方透露欠款、逾期、违约等个人隐私信息。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亦提出将强化市场信用约束,健全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严惩逃废债行为,以及加强网络借贷领域失信惩戒等内容。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化和充裕主义的兴起,不少人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使用花呗和网贷的人比比皆是。微众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微粒贷约80%贷款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约78%从事非白领服务业或制造业,笔均贷款8000元。在未来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互联网贷款应当还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但面对逾期还款,有效沟通、积极协商,做到与消费者的良性关系维护,做好隐私政策里所承诺的个人信息处理,才应是微众银行的长期发展之道。(来源|大华观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