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楼市,疫情后,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整夜失眠_

原标题:股市,楼市,疫情后,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整夜失眠

原创 虚度er 好好虚度时光 来自专辑虚度聊天室

▲ 本文受访者喜喜在澳洲。

文 | 祁十一

编辑 | 西脑包花

我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感受到不一样的焦虑。那天,来自深圳的朋友提起最近深圳的房价暴涨,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她讲起了身边的情况,有人一周赚了100万,也有人手上突然多了500万现金,却焦虑得不行。

“焦虑什么呢?”我不太能感同身受。

“钱拿在手上就是贬值啊。”那位朋友说。

手里有钱的人们纷纷投入到买房的激流中去,直至调控政策降临,游戏才突然中止。只是不知,是否中止了人们无尽的焦虑。

股市的暴涨暴跌,同样激发了人们的焦虑。几乎所有的饭局、聚会,都在议论股市。有人一夜进账数万百万,刺激着更多人入市。而一次暴跌,无数人亏损,焦虑情绪四起。

可是,更广泛的焦虑,却是疫情带来的生存与心理危机。我在网络上发起了一次关于焦虑的讨论和征集,很多人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听下来,一半都和疫情有直接间接的关系。疫情让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收入变少,财务出现危机,甚至生存都出现困难。

而另一焦虑来源,则是感情。要么是糟糕的感情,要么是单身所带来的孤独和社会压力。缺乏友好的人际支持,导致了人们的焦虑和抑郁。

有人彻夜失眠,有人焦虑得去看医生,有人确诊了重度焦虑,需要药物和心理咨询来恢复常态……

以下是正在经历或走过焦虑的人们的自述,我们记录这些,是因为这的确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真实,也愿它带给正经历危机的你以安慰与勇气。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01.

菜苔 现居深圳

我14年底来深圳,17年底,买了第一套房子。当时深圳的楼市比较低迷,刚刚进入横盘期。我选了一个二手麻雀窝,好在区域选对了。

最近一轮深圳楼市启动是从去年,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前海扩容消息发布,再加上双十一豪宅税取消,彻底引爆了深圳楼市。之后业主群异常热闹,都在聊楼市话题,附近哪个楼盘涨了多少,小区哪些业主挂盘价太低应该被批斗等等。业主的心态越来越高,每天价格都不一样,搞得人心惶惶。加上落户限制宽松,外地热钱都跑来深圳楼市,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本来我只关心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从买到现在涨了4万一平),后面觉得自己的钱在贬值,不能坐以待毙,想要置换大一些的房子,却发现小户型涨不过周边的,需要往里面贴钱。就借用朋友的名额选了一个既有潜力又非常适合自住的房子。

最近大半年,每天都在关注楼市的动态、价格的变动,若关注的房子挂盘价涨了就焦虑、生气,一来气自己从疫情回来错误判断了房价走势,二是为了等心仪的房子错过了下手的最佳时间窗口。

终于买了之后,限购政策出来了。但还是很庆幸买了,因为同小区同户型的价格现在的最低价比我买时又贵了80万。长期来看,伴随通货膨胀和货币宽松政策,房价还会继续涨,早买早省钱,也是为将来存钱。

▲ 短短几个月,深圳楼市经历了一场梦幻泡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边人心态分为几种,一种是新上车的,在房价上涨的刺激下,都出来踩盘看房,带看量迅速攀升,疫情也没有压住大家出来买房的热情,大概都怕赶不上车吧。二是置换的群体,本来没打算置换的,也被身边人带动出置换的想法。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很着急。深圳的竞争非常激烈,教育资源异常稀缺,一不小心没跟上就掉队了。而且现在阶级壁垒越来越深,有房无房的财富增速差距非常明显,房产划分出了一道难以打破的阶级壁垒。

大家都说深圳不像北京和上海那样排外,但那也只是暂时的。现在深圳外地人多,但等深一代买房定居再经过两代以后,一样也会排外,就像现在深圳本地人联姻也只找本地人一样。

02.

段昌兴 自媒体人,创办“第一消费金融”

从7月份开始,股市开始涨,一般一天赚一两万,最多一天赚了12万。

但7月16日股票亏损91146元,基金亏损63654.09元,合计亏损154800元,创单日亏损新高。

7月17日,两个股票账户累计亏损68640元。基金亏损5811元,合计亏损74451元。

16日开盘后,看到大盘以我没见过的幅度和速度狂跌,心情跌落到冰点,中午硬撑着去跟朋友赴约聚餐,回来后就再没心情做事情,就一直打游戏到早上天亮,然后睡觉。

我去玩基金、股票,也是想一夜暴富,赚更多钱去买理想的房子,买房子的目的是为了有底气去追一个好一点的女子,建立一个家庭港湾。但是这么鲁莽地进入一个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市场,这几天亏损超过本金多少我都没心情去计算了。

很心酸。有时候眼泪忍不住就下来了。为什么看起来蓬勃繁荣的大时代里面,我想要的没有一样是支付得起的?

03.

心大星 失业中

到了六月份,银行卡才到账1900元,半年来仅有的收入在五分钟内迅速被银行划走。那一瞬间,仅有的救命稻草也被风吹了去,半年来极力地挣扎,极力地生存,还是避免不了生活滑向最糟糕的境地。

刚开始,谁也不知道今年会有怎样的灾难,又会对经济基础脆弱的人群有怎样的影响。年前,开了一年的小店因资金不足,关门大吉。闭店那一刻还抱有希望,来年的春天,做生意欠下的账无论怎样也会一点点还上。可是春天迟迟没来,却在初夏时跌进了寒冬。

在全国全面封锁前,我和男友在大年初四突破重重关卡回到郑州,只为能尽早找到工作,对我们来说还债刻不容缓。可是大家都没有复工,大街上空无一人,商铺禁闭。

14天隔离期满,男友出去找工作,可是哪里有工作呐,商场没开,公司没复工,最后找了快递员工作。一开始他踌躇满志,比别人早找到工作,肯定能还清债务。两星期后才知道,快递员的提成这么低。一个件提成5毛,没有底薪,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即便这么少,在现在看来,也是较好的工作了。

20多天后,他因工资不符合期望,又陪我去医院看病,辞了工。几天后,重新找了底薪四千的销售工作。我也去找了服装设计师或搭配师的工作,最后都没有下文。加上腰椎间盘突出,遂放弃上班,在家休养。

四月,听信男友妹妹的消息,搬家去了洛阳,男友进了上市公司的工厂,每天工作12小时。工资隔一个月才发。六月,到手竟只有1900元。日子不可避免地滑到最糟糕的境地。

七月,他父母接济我们5000块,还了车贷和房租。像所有贫贱夫妻一样,我们吵架,我甚至说他没本事。同甘共苦,不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但还是要一起承担。

未来还很长,我们打算明年还是回郑州。我的摄影还需要练习,再去接单。也许这一年就是荒废,什么也找不到。也许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04.

喜喜 旅行作家,现居澳洲

我2013年转做自由职业,收入变得不稳定。我是北京人,住在北京,虽然不用交房租,靠写稿为生,但是想不出选题写不出来的时候,就有些焦虑。

后来在意大利认识我先生,他在澳洲工作生活,我就来这边申请配偶签了。

我刚来的8个月还是会焦虑。那时感觉国内变化太快,怕自己跟不上,被编辑们抛弃。而且以前在国内还会做一些采访,到这里后只能写旅行故事。我非常有被需要的感觉,怕写不出文章,不再有收入,很恐慌。

8个月后,慢慢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不会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挟裹,也没有朋友和我聊房子、车子、收入,或者抱怨多忙多累。这边普通住宅区一点商业氛围都没有,每天安静极了,虽然生活没有以前便利,但也能更专注于我喜欢的书籍电影,适应了之后就找到了新故事写。

▲ 8个月慢慢摆脱了焦虑的喜喜。

中国普遍的焦虑氛围,我认为是近代历史的起起伏伏让人们吃了太多苦,大家都太渴望过上优质的生活,拼命工作挣钱,渴望留在大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再加上人口多,资源有限,很多东西只好靠抢。一些事情错过了风口可能就错失了机会,所以人们尽可能地抓住挣钱的机会。

发达国家的人没经历过如此大的巨变,从出生到中青年,生活基本没什么变化,所以他们没有中国人惊人的向上奋斗的动力。

外国人也会和我说,中国人太爱谈钱了。我会告诉他们,这没有对错,因为你不了解中国近代史,你在这里“天真浪漫”地长大,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背后真正的原因。

05.

刘毅 离开上海回老家

我从上海跑回老家工作,焦虑少了一大半。小城市真的太舒服了,我现在的工作一年到手七八万,不用坐班,住家里一百二十平的大房子,想养猫养猫,想种花种花,本地的房价才八九千。现在想想当初在上海住出租房996真的憨极了。

回来一年吧,会不会太安逸?其实看人。我个人觉得这种担心是没有自控力,只能靠外部力量推着走的表现。就拿阅读举例,现在网络购书这么发达,我在小县城阅读和在一线城市阅读没区别。

不过也和消费欲望有关吧,像我这种衣服只买优衣库鞋子只买迪卡侬,基本没啥物质焦虑。加上自己是做教育的,所以也知道很多教育焦虑是智商税。所以能让我焦虑的东西就不多了。

06.

午后冰红茶 养猫抚慰了我的焦虑

我是91年女生,单身,父母和社会给的催婚压力是我焦虑的源头之一。特别是19年,刚分手不到一周,家人就开始疯狂介绍对象,我也试着出去聊天,总感觉奇奇怪怪的。好在今年父母都没怎么催了,开始担心我的身体,我还挺开心的。

我非常担心老后孤独无依。我是独生女,父母两边亲戚一共只有两个小孩,表弟在北京成长和生活,大概率不会选择我现在的城市。父母去世后,如果就我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过和朋友一起养老,但实际接触下来,大家都更偏好找到另一半,可能老了后丧失另一半(非诅咒)的朋友们会考虑聚在一起吧。

另一个焦虑点是,目前靠自己无法在经济上完全独立。我工作快四年了,月薪税后1万4左右。父母帮付了首付买房,还贷压力每月4000多,房租2000多。剩下的吃吃喝喝,出去玩玩就没有了。

我会担心老了怎么办,没有存款、生病了怎么办,需要用钱怎么办。存是可以存一点,但需要我一直工作到退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得消。

2019年11月份开始出现心跳加快的症状,看遍心脏内科和相关科室,没有检查出任何问题。上个月去看心理科,医生问了几句就判断说是有焦虑情绪。做了心理检测表,测出来是轻度抑郁,最后医生判断是焦虑症状,推荐吃药+看心理医生。

▲ 午后冰红茶会通过旅行治愈焦虑。

心跳加快后,有天我刷豆瓣,看到应对焦虑情绪的建议,那个女生也是心跳变快,她说养猫之后会变好。也看到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今天是你最后一天,你会期望怎么过?我想,如果有一只猫猫的话,我会很开心和慰藉的,就去领养了一只。

猫猫治愈了我很多焦虑。小动物跑过地面,看到它肉垫的时候,它对你呼噜噜,看它吃饭睡觉的时候,都非常治愈。

07.

一帆 全职爸爸

我去年的工作是书店店员、编辑。年底回家后一直做“超级奶爸”和“家庭煮夫”, 有一个三岁半的儿子,经常因为这个被人挖苦讽刺(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人的观念和思维决定了他无法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模式。

我也焦虑,担忧孩子的上学问题。儿子本来是今年三月份入园,疫情的缘故无限推迟了。

今年的巨变让人感觉空前压抑,加上居家带娃半年多了,疫情封闭在家只好用阅读和游戏暂时麻痹自我。但老婆工作不顺利,很恐慌。

▲ 一帆正在考虑移居偏远小城或泰国。

不管大城市小城市,在国内都一样焦虑,或许大理那样的偏远小城更好,东南亚也是不错的选择。我认真研究过泰国,那边的国际学校不错,还便宜,生活也很美好,因此学英语半年了,等待全面开放先过去考察一下。

08.

如风 重度焦虑,中度抑郁

确诊是三周前的事:重度焦虑,中度抑郁。当时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几乎是哭着让妻子给挂的号。之前甚至焦虑过如果医生说没事,我该怎么办,那我之前的种种算什么,矫情吗?

那是一个病,不是通常所谓的忧虑某个固定事物,而是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触发头脑风暴,焦虑自责,自责焦虑,滚雪球一般,直至情绪低落,四肢乏力,动弹不得,根本无法工作。我是从事软件开发的,大脑出问题对我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什么会患病?我想应该跟我生活白痴的本质有关吧。本不适合拥有家庭,可偏偏结了婚,还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种种的不适日积月累,发病几乎无法避免。

已经吃了三周的药,主要是调节睡眠和阻断神经的,很快就见效了。最明显的特征是又可以正常工作了。今后可能还要长期服药,加心理咨询。希望头脑再不要起风暴。

09.

旦旦 国企文职

我是国企文职,单身,贷款买了一居室。如果满分是5颗星,我的焦虑程度有3颗星。

焦虑的根源,一是买了房后背房贷感觉不自由(旅游和购物会有顾忌),加上家庭理财观念一直是攒钱不欠钱;二是在二线城市的国企做人事行政,工作压力不大,但职业发展停滞,跳槽的话因为大龄(85年)和单身的关系,找不到好机会。

焦虑的时候睡不着,情绪很低落,脑子里会反复做关于未来最坏的设想,比如万一一个人在家突然昏过去是不是就结束了,在这个公司慢慢老去一事无成。

想早日还清贷款,觉得背着贷款有一种房子不是百分百归属于我的感觉。虽然贷款不多,但还是像一座山一样压在自己肩膀上,像紧箍咒。

婚恋方面,现阶段暂时没有太大压力。在大部分旁人眼里我已错过最佳婚恋年纪,不会给我介绍对象啦。

▲ 逛园林是旦旦缓解焦虑的重要方式。

本文作者:祁十一,现居成都,一个晃晃悠悠的写作者,喜欢写作和体力活。

原标题:《股市,楼市,疫情后,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整夜失眠》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