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迎30年来首次修订,专家称不宜夸大对指数的影响】

原标题:沪指迎30年来首次修订,专家称不宜夸大对指数的影响

7月22日,上证综指的新编制方案开始生效,这是近30年来的首次修订。

剔除ST股后,当前上证综指成份股为1493只,中国通号、中微公司等25只科创板企业纳入其中。截至22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333.16,上涨0.37%。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则有助于引导价值投资,抑制投机,对市场文化建设有更好的导向作用。上证指数修订会带来短期影响,但不宜过度夸大。上证综指修订后更有代表性、真实性、有效性,但并不会影响指数的涨跌,指数涨跌主要取决于宏观基本面。

新版沪指今日落地

上证综合指数发布于1991年,核心编制方法有着近30年的沿用历史。随着“上证综合指数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意见频现,在对沪指编制方案作出修订的呼声下,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主要包括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延迟新股计入时间,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样本空间。

具体来看,一是指数样本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从被实施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的证券,从被撤销风险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将其计入指数。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停牌等情形的处理,参照指数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二是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三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空间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ST、*ST证券除外。这也意味着样本股票将新增科创板股票及存托凭证。

对于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是否会影响上证综合指数的定位?上交所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此外,将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样本空间是出于什么考量?上交所表示,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证券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地反映沪市结构变化。

不宜过度夸大影响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则有助于引导价值投资,抑制投机,对市场文化建设有更好的导向作用。”科创板迅速扩容,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体量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有中芯国际这样近6000亿大市值的企业,还有望迎来蚂蚁集团这类万亿级的巨无霸,所以必须将科创板股票纳入上证指数,否则就不能如实反映上交所市场的走势。而新股上市交易很不稳定,会高度活跃且波动很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冷静下来之后,才真正有参考价值,所以延长纳入时限也是合理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上证综指的修订主要是为了提高指数的代表性和有效性,比如说剔除ST股票,非正常股票确实不应该包括在里面,但剔除ST股更多是象征意义的,其总的市值权重比较小,对上证综指基本不构成影响。

董登新强调:“上证综指修订更多在于让定制方法更科学,纳入样本更合理,使得上证综指更有代表性、真实性、有效性,但并不会影响指数的涨跌,因为指数的涨跌主要取决于宏观基本面。”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上证指数修订会带来短期影响,但不宜过度夸大。”金融、原材料、能源等相对偏传统的行业占的比例大,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这些板块过去几年的表现乏力,拖累上证指数表现。此次修订并不包括将总市值加权改成流通市值加权,对上证指数未来表现不会有太大影响。新股纳入延后会有积极贡献,但并非颠覆性的。

“与整体指数点位滞涨相比,更值得市场参与者重视的是中国股市近年来‘新老分化’现象。”王汉锋指出,自2010年以来,在“总量增速下行、新老结构转换”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与消费、医药、科技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新经济板块,大幅跑赢与投资相关的老经济板块。

记者 朱灯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