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民品牌”宣告退市!它差点被可口可乐百亿收购

原标题:这个“国民品牌”宣告退市!它差点被可口可乐百亿收购

天下网商记者 管丽丹

闹了三年,一代国民品牌汇源最终还是退了市。

2021年1月18日上午9时,汇源的上市地位被港交所取消。次日,汇源果汁正式告别资本市场。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汇源,遭遇了资本和舆论的双重危机。

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罐头厂起步,汇源完成了从地方品牌到国民品牌的蜕变。2007年上市时,其市值创下了港交所的年度记录。

汇源创始人朱新礼曾被誉为果汁大王。可高潮退去后,“老赖”成了提及朱新礼时最多的字眼,汇源也面临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高达百亿的负债、不断衰减的市场份额、造不出血的零售业务……退市之后的汇源,朱新礼要如何收拾?

43亿贷款引发的退市“血案”

汇源退市,源于三年前一笔43亿的违规贷款。

2018年3月29日,汇源发布公告称,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批准、没有签订协议、没有对外披露的情况下,其向关联公司北京汇源饮料借款42.75亿。

尽管汇源称,借款已回账并收取了1.5亿元的利息,并未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但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很快,汇源宣布停牌。

两个月后,港交所函件发到汇源头上,要求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的五项条件,包括公司对相关贷款进行法证调查并公布结果、公布所有欠缺的财务业绩、通知市场所有关于公司的重大资料等。

结果,停牌整整两年之后,汇源才在限期的最后一刻公布43亿贷款的调查结果。可2018和2019年的年报,汇源又给不出了。

于是,2020年2月14日,港交所宣布取消汇源上市地位的决定。随后,汇源寻求上市复核委员会复核裁决。一年后,它还是迎来了“除牌”命运。

汇源公告

对于除牌,汇源依旧表示“失望且不同意”。但无论如何,它已注定要和曾让自己风光无限的资本市场告别了。

从濒临倒闭到国民品牌

汇源起家于一个小县城的罐头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东沂源县水果产量很高,但因缺乏销路,只能烂在地里。当时,朱新礼是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把卖不出去的水果做成果汁。

很快,颇有胆量的朱新礼辞职下海,接手了一家负债千万、停产三年的县办罐头厂,这就是汇源的前身。

做果汁只是第一步,和水果一样,果汁打不开销路,还是没法解决问题。

正在发愁时,朱新礼听闻德国要举办国际食品博览会,于是东拼西凑集齐了路费,带着浓缩苹果汁样品去往德国。在会上,一家瑞士贸易公司拿走了朱新礼的果汁样品,并和朱新礼签订了500万美元合同。靠着这笔大单,汇源成功活了下来。

1994年,朱新礼把工厂搬到北京,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两年后,汇源以7000万元价格拿下了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几年间,“有汇源才叫过年”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切中“健康”消费需求的汇源,一跃成为国民品牌。

2005年,朱新礼出席活动

到了世纪更迭之际,汇源已然成为国内果汁行业“老大”。2007年2月23日,汇源登陆港交所,以24亿港币募资创造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纪录,上市当日市值一度超过313亿港元,收盘时市值130多亿港币。

大挫败:夭折的收购

从1992年到2007年,汇源的发展可谓是“一鼓作气”,但接下来的十年,却印证了“再而衰,三而竭”的古语。

它的衰退,始于一桩大收购。

汇源在港交所上市

在香港上市一年半后,2008年9月,可口可乐拟作价179.2亿港元整体收购汇源,这比当时汇源约60亿港币市值高两倍。

理论上,朱新礼可以从这笔收购中套现74亿港元,他也很期待这次收购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如果收购成功,我一下子就跟着它进入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去了。”

按照可口可乐的要求,要实现这笔收购,汇源需要完全裁撤其销售渠道。

要知道,在电子商务并不发达的2008年,线下渠道对快消品来说意味着一切,汇源放弃了十余年来沉淀的渠道,无异于“自杀”。但为了促成收购,朱新礼义无反顾。

截至2008年底,汇源在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员工人数缩减一半,变为4935人,销售人员从3926人减少到1160人。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在这笔交易中的估值,朱新礼把大量资金投入上游产业链工厂的建设中,长达六个多月暂停推出新产品,当年业绩也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下滑。

如果就此卖身,或许一切都能解决。可朱新礼小看了自己的汇源。作为国内最大的果汁企业,国民品牌汇源将被洋品牌可口可乐收购一事引起轩然大波,国内民意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

面对民众的不理解,朱新礼多次公开回应,称“企业当儿子养,要当猪卖”“心甘情愿地嫁给可口可乐”“李嘉诚能卖公司,我为什么卖不得?”等等,可这样的话语不仅没有促成收购,反而招来了更猛烈的声浪。

最终,2009年3月,商务部以“反垄断”之名叫停了这笔并购,朱新礼的梦化为泡影。

行差踏错的下半场

卖身计划破灭后,汇源为卖身所做的种种牺牲也都成了笑话。

为了重建销售渠道,汇源大张旗鼓招揽人才,2009年员工数量又迅速超过1万人。可朝夕之间想要夺回失地,几无可能。

此后,汇源业绩发展缓慢,2009年,汇源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为-0.99亿元。

另一边,投资数十亿的生产基地和工厂仍在继续建设中,朱新礼提出“大农业”概念,想要实现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在全国10多个省份布局了20多个农业产业园区。

此后,“大农业”又进一步升级为“养生大农业”,范围从原有的果汁全产业链扩展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几乎“无所不包”。

不同于汇源原有的制造和零售业务,兴建农业园区和工厂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彼时汇源宣布的项目,少则投资数亿,多则投资数十亿,资金来源都是上市公司汇源集团。

但汇源集团在零售市场上的造血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朱新礼的雄心壮志。相反,在与可口可乐擦肩而过之后,汇源集团在零售上“想一出是一出”,果汁可乐、纯净水、凉茶做了一遍,结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汇源打出的广告

为了拿钱,汇源只能不停抛售旗下子公司,还变卖厂房等固定资产。一边卖,一边建,其中的金钱损耗可想而知。

因为缺钱,汇源在2016年大规模裁减销售人员,结果销售额大幅下降。到2017年,汇源负债已经达到114亿元。

试图扭转颓势的朱新礼,请来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2013年以来,先后有李锦记酱料集团前CEO苏盈福、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前副总裁梁家祥、前五矿集团高管吴晓鹏等5人,空降汇源担任高层职位。

但这些费心费力挖来的大佬们,任职时间短则数月,长的也只有一两年。2019年初,汇源更是出现了6名高管相继辞职的情况。

职业经理人的接连出走,与汇源的家族式管理脱不开干系。

据悉,朱新礼的儿子、女儿、兄弟、女婿等诸多亲属,均先后在汇源出任要职,家族“统治”下,职业经理人压根展不开拳脚。

汇源陷入困境,朱新礼自己也没能逃开这场风暴。2019年以来,朱新礼一共被限制消费4次,被执行5次,执行标的超过22亿元,成了标准的“老赖”。

朱新礼,尚能饭否?

尽管如此,汇源在国内果汁市场上尚有一席之地。据砺石商业评论,截至2020年初,汇源以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但这种优势正在被削弱。

网友关于汇源退市的投票讨论

一方面,随着汇源“退位”,果汁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据海通证券,如今站在果汁市场C位的企业是可口可乐,占比14.6%,紧接着是味全,占比11.6%。

后浪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让钟睒睒成为国内首富的农夫山泉,也推出农夫果园、水溶C100等多个子品牌,以及多个果汁产品系列。

饮料黑马元气森林,也在2020年宣布进军果汁饮料市场,并推出了首款新品——满分微气泡果汁饮料。

曾传出收购汇源绯闻的天地壹号,也在2020年初宣布控股浙江的明媚食品,向果汁领域多元化发展。

海通证券研报

另一方面,在庞大的饮料市场中,果汁品类整体表现并不出彩。据海通证券研报,近几年,中国果汁的零售增速都在4%以下。2020年中国果汁相关企业注册量更是大降31.2%。行业大背景下,就算汇源真的打通了全产业链,也未必能重现十几年前的辉煌。

2020年2月,朱新礼和女儿朱圣琴正式辞去在汇源的一系列职务,这曾被视为是资本注入前的“铺路”,但如今,接盘者仍未出现。年近古稀的朱新礼,还能再造出一个汇源吗?

编辑 徐艺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