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市场_中国悄然变身支出大国 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巨大

原标题:中国悄然变身支出大国 对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巨大

中国经济放缓幅度之大甚至导致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也栽了跟头,与此同时,中美之间90天的贸易休战期限也在一天天过去。不过,媒体对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一项重大转变的关注度却较低,而这一转变正在悄然颠覆全球金融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的储蓄大国和美国国债等外国资产的大买家,但现在已变成一个支出大国,即便是当前的周期性经济增长下滑也不太可能永久性的破坏这一趋势。2018年初,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出号称消费支出头号大国的美国。随着中国人在国内外消费规模的逐步扩大,该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额已较此前规模大幅下降。

这一转变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从投资美国国债的退休人员到投资印尼或印度等市场的基金经理等概莫例外。这一转变最终还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部分摩擦。

中国商品的出口规模依然可观。但在中国人日渐富裕的情况下,他们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中国2015年的季度商品贸易顺差为1,500亿美元左右,到2018年第三季度,这一顺差已降至仅1,000亿美元。

同一时期,中国在外国服务,主要是旅游方面的净支出从500亿美元飙升至逾800亿美元。虽然当中部分是游客为规避中国严格的海外投资限制而将资金转移至海外,但是过去几年,国际大城市的人们都应该见识过中国游客的购物热潮。

这些游客给旅行社和手袋卖家带来了意外的丰厚收益,但他们的购物潮却意味着中国在整体上减少了购买其他资产的资金,比如美国国债。以往,中国通过买入美元以阻止庞大的贸易收益推高人民币汇率,但现在情况却正相反。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在2013年达到1.3万亿美元的顶峰,之后呈下滑态势,如今降至1.1万亿美元,如果美国的新关税措施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出口,这一趋势恐怕会在2019年加速。

由于投资者逃离惨淡股市令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因此目前来看中国减少美国国债购买量不会带来大麻烦,不过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导致美国国债价格承压。自2014年以来,外国政府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基本持平。但美国国债同期整体增加了20%左右。这当中的风险在于,美国国债需求下降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借款成本或将上升,而企业和消费者的借债成本也可能随之上行。

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对新兴市场的巨大冲击。随着中国消费增长,储蓄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减少。北京方面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外资填补这一缺口。去年新兴市场受创不单单是因为美元走强,也因为中国股市和债市吸引了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入。

仅去年第二季度,中国证券组合投资资金净流入就达到610亿美元,较2014年的季度水平高出两倍。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e, 简称IIF)的数据,2018年全年其他新兴市场的资金净流入总额为450亿美元。IIF估计,2018年中国吸收了新兴市场非居民证券组合投资资本的75%,2019年将吸收约70%的资本,相比之下2017年仅为28%。一个可能影响是:即使2019年美元走软,许多新兴市场恐怕仍会举步维艰,因目前它们正在与中国争夺外国投资资本。

从短期来看,这可能是需要对美中能否达成贸易协议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原因之一。去年12月初,美中双方同意进行90天的贸易休战,美国方面延迟上调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同时双方也就其他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谈判。中国可能不会对美国要求其不再支持微芯片和机器人等关键技术行业作出让步,但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外资,需求最明显的是医疗保健等行业。这些行业价格太高,但提供的服务往往很糟糕。

美国投资者上周关注苹果公司iPhone在华销量不及预期这一令人吃惊的消息,并因此对未来几个月的前景感到担忧。

但随着时间推移,对全球市场影响更大的是中国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储蓄的大幅下降以及中国对外资需求的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