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偷鸡 [理财如同偷鸡,要有平常心,千万不要让理财欲念放大你的贪婪]

原标题:理财如同偷鸡,要有平常心,千万不要让理财欲念放大你的贪婪

为什么我要说理财如同偷鸡?

因为理财像偷鸡一样,需要有一点投入,对于偷鸡来说,就是一把米,对于理财来说,你要投资。

投入一把米,回报是一只鸡,但如果偷鸡不成,那么,那一把米就白白地“蚀”掉了。

同样,对于理财来说,如果得到的资金回报达不到预期,甚至可能连老本都“蚀”掉了,那么,这样的理财不理也罢。

因为我从事着与金融相关的工作,所以,一直站在金钱之海的岸上,望着“浪奔浪流”的滔滔洪水,在我的身边席卷起浪花几朵,看过刹那间盆肥钵满的暴发户,也看过朝“富”暮“穷”的倒楣蛋。

十年前,二十年前,当时那些眉飞色舞、气指颐使的大款们,今天看去,全部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真可谓,从金融的尺度看世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觉得就是在理财的过程中,赚了钱,却没有守住财。

也许赚钱容易,而守住财却有一点难度。

尤其是理财,它的危险性是你必须拿出老本,投入到不可预期与预测的某种你信奉的发酵器中,指望那个魔术般的东西,把钱的重量放大。

往往对那个金钱发酵器的过度信赖,导致老本尽蚀。

我最初的体验是我父亲的一次投资。

大概在二十年前,发财致富的梦蛊惑着太多的人。当时父亲在政府经济部门工作,拿着不多不少的薪水,当时机关干部下海正在风起云涌,能干的人,一头扎下海去,好像如鱼得水一般,自在逍遥,留守的政府人员也想沾一点红利,面向大海,心潮澎湃。于是,政府机关人员想起了集股投资这样的理财手段。

因为父亲所在的部门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对当地的赚钱手段多少还有一些了解,所以很快找到了一个项目,就是投资珍珠养殖。

老板来自于北方,他承包了池塘,养殖河蚌,人工培植珍珠,大概需要两年时间,便能养出珍珠,说珍珠市场行情好,利润可观。

老板说的有理有据,赚钱效应显而易见,只要两年时间,利润翻番不算难事。

父亲单位的同事纷纷集资入股,父亲也将家里的五万元投入其中。二十年前的五万元还是挺值钱的,想想那时候的一座九十平方的楼房住宅也不过七八万元左右。

满指望投入的这笔钱,能带来丰厚的回报,那种感觉,就像《多收了三五斗》中描写的农民那样,朝也盼,晚也盼,只盼早日赢得收成。

入股之后,大家倒是挺关心养殖进展情况的,隔三岔五也到养殖现场去看看实况,看到河蚌买来了,挂在河里了,做过手术了,一切顺利,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珍珠慢慢地生长,早日圆了财富增值的梦。

后来也不再去现场查看了,听任珍珠自由生长吧。有一天,前去探访的一位同事回来却传来不好的消息,说养殖场没有人问,那一摊水塘里水质很不好,很多蚌都死了。

大家这才引起了警觉,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河蚌大面积死亡,顿时严重性摆在大家面前。

继续养下去,很可能河蚌全军覆没,最终颗粒无成,如果此刻清上来,珍珠才养了一年,个头太小,卖不出大价钱,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

一个严酷的选择题摆在大家面前,最后反复权衡,还是觉得收割珍珠才是正道,如果再养下去,风险不可控,可能一无所有,至少现在还能收回一部分珍珠,减少损失。

按照这样的抉择,赶快收获珍珠。但长了才一年的珍珠,体型太小,市场价格很低。就这样,一次臆图理财的投资,最后亏了投资额的一半。

而二十年前的这种投资模式,却在之后的时间段里一次次重演。我在亲眼看到,滩涂养殖对虾的失败,养殖淡水鱼的失败,投放资金的金融机构面临着回收无望的困扰,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绩效。

所以说投资到实体经济中确实有很多的风险性。

从安全可靠性的角度,银行的金融产品确实是要安全得多,但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太低,难以满足以钱生财的企望。

不过,现在银行都有品种丰富的理财产品出售,目前的收益率一般在3.7%到4.2%之间,比同期的存款利率要高多了。

有人问银行理财有没有风险?不是经常听说某些银行理财出了问题吗?

相对而言,正规的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目前还没有发生过风险,如果不想去参加社会上的高额集资,还是一个不错的安全可靠的理财途径。

银行里还有一种产品就是基金了。我的妻子也在金融部门工作,她因为有产品销售任务,曾经购买过基金“定投”产品,现在看来,基金“定投”产品如果选择对了,收益还是可以的。

下面我比较一下“定投”产品的收益情况,仅仅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定投”产品的收益比较,不承担产品推荐的职责。

妻子是在2015年10月份开始购买基金“定投”产品的。

当时买了两个产品,一个是“嘉实研究精选混合A”,定投金额是1000元。就是每个月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1000元。

另一个是“景顺鼎益”,定投金额是500元。

截止到2019年9月13日,我们来看看两个基金的收益情况。

定投金额1000元的“嘉实研究精选混合A”,目前仍亏损953.96元。

而定投金额500元的“景顺鼎益”却赢利了15314.89元。

所以看看两张截图,定投金额相差一半的两个基金,总市值仅仅相差6000多元。

可见,相比之下,“景顺鼎益”这支基金做的就非常好了,当时完全是碰运气,随机性地买了两只基金,现在反而是投入金额少的这支基金,反而赢利一万五千多元,而另一只是它一倍投入金额的基金还处于亏损状态。

当时首次购买这两支基金的时间是2015年10月份,上证指数在3387左右。

之后股市一路下跌,但定投基金每月都按照预定的金额购买了相应的份数,所以在最低谷的时候,也做了购买交易,现在上证指数有所反弹,目前的上证指数在3031,还没有回到当初购买定投产品的3387点,但两只基金一只已经有较大赢利,另一只离出水也不远了。由此看来,基金定投产品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想理财的话,首先要保住自己的投资,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如果只顾看着海市蜃楼般的预期收益,而看不到潜伏在这份期望后面的风声鹤唳,那么,这样的理财不要也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