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态度!:2019国家文化产业政策

原标题:2019年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态度!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古玩收藏,为了让古玩收藏不再受到局限,国家“十二五”规划第十篇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政策措施正式的掀起了全民收藏的热潮,今后古玩收藏将传遍全国每个地方,谁都可以开始玩收藏!

多项政策出台,有望实现全民收藏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时期需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安排208.62亿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于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有:

1、安排资金51.57亿元,用于深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2、安排资金130.06亿元,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等;

3、安排资金3.14亿元,用于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4、安排资金23.85亿元,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古玩艺术品赢在了投资品种的起跑线。

在国家的多方政策支持下,很多投资人士开始转战文化行业,使得文化产业迅速向前发展,当下最火热的艺术品市场就不断有投资人士涌入,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市场,据有关报告显示:在过去的5到10年里,艺术品市场明显超过了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全球股市回报率为6.5%,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6.6%,全球股市从1920年到现在,年平均汇报率为13.4%,房地产平均回报率为6.5%,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4.4%,艺术品投资收益几乎跑赢了所有的投资品种!

三、国内展览公司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艺术品市场。

中国本就是文化大国,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底蕴,因此2005年后,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后来居上,苏富比、嘉德、佳士得等国际展览巨头纷纷涌起,不断有艺术品展出天价、刷新记录,所以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经济角度,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属于发展热潮期,艺术品市场到处充满着发掘财富的好时机,抓住这个热潮期,几乎都能稳赚!

与之相匹配的是,调查显示,与去年相比,受访大众富裕阶层的财富主要来源中,相对于房地产投资(16.0%),金融产品投资让更多大众富裕阶层受益,约占财富来源的29.7%。事实上,经过近几年楼市低迷之后,尽管2014年底部分省市房屋销售回暖,30.7%的大众富裕阶层仍表示将会逐步撤回资金,58.1%表示维持原有的投资但不再增加,仅有11.2%表示会继续进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 资明显降温。

而2014年下半年股市的大幅上涨也使得大众富裕阶层对于投资持积极态度。而从A股的市场表现来看,截止2015年2月底的年度涨幅也相当可观,给看高股市表现的大众富裕阶层很大信心。在对未来一年资本市场运行方向的看法上,相较去年,大众富裕阶层对于股市的乐观态度明显上升,有69.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股市将整体上行,比去年上升近30%。

2、艺术品投资成“新宠”

古玩艺术品作为一种具有艺术鉴赏、投资保值双重属性的资产类型,其普及也被认为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引领大众富裕阶层新的投资理财风向标。

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事物,具有门槛低、操作便捷等优点的互联网+金融,也逐步受到大众富裕阶层的青睐。调查结果显示,有55.6%的大众富裕阶层参与过互联网金融投资。而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受访者中,58.4%选择了货币基金,43.8%选择了P2P理财,还有2.6%参与了互联网众筹。其中,将其半数以上的投资资金投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受访者数量为6%。

此外,今年调研新增了对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在艺术品、保险、VC/PE等资产配置的内容。相关调查显示,有68.9%的受访者拥有保险,同时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在300-600万的受访者中,拥有保险的比例高出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在60-300 万受访者7.3个百分点,达到了72.4%,说明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越大,对保险的配置越重视。

而书画艺术品作为一种具有艺术鉴赏、投资保值双重属性的资产类型,其普及也被认为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引领大众富裕阶层新的投资理财风向标。具体看来,有32.3%的受访者表示对书画艺术品感兴趣,其中当代名家书画是他们最为普遍的选择。

收藏书画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原因在于:

首先,书画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书画艺术品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与心灵对话,而且其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

其次,艺术品是高雅的身份名片。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是进入高层次文化圈的通行证。

第三,艺术品具有较为安全的投资性质。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艺术品精品,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艺术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关联不大,所以艺术品特别适合做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选项。

第四,艺术品资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安排。富人具有巨额的财富,其社会责任和未来家族的遗产安排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品资产由于其隐蔽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成为富人在资产配置中税收筹划和代际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新的部署,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粮食。”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5462亿元,年均增长14.2%,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5.3个百分点,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4.29%,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新时代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工作,中银协编写了《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据“中经文化产业”了解,《报告》是协会首次针对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的专题研究成果,总结了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展现了近几年来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绩,科学研判了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政策引领,激发文化金融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推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致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初步建立起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政策体系框架。

2010年4月,人民银行、原文化部、原银监会等九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鼓励金融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明确了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授信模式、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等任务和措施,为金融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4年3月,原文化部、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提出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组织形式、建立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动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文化企业信贷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具体举措,进一步鼓励和推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

2013年以来,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为16.67%,而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率为13.69%,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2.98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末,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7260.12亿元,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回归本源,努力开创文化金融新局面! 征集 陈 134 3072 9068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金融发展仍存在核心资产抵质押通道不完善、银行文化专营机构发展的原生动力不足、文化市场的经营仍然不够规范等问题。特别是如何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是破解当前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瓶颈最重要的手段。解决好这些问题单纯依靠银行业推动难度较大,必须做到“几家抬”,需要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打造文化金融支持体系。在此同大家分享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构建文化金融支撑平台。2017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制度,降低对固定资产抵押的依赖。

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建议建立和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打造具备市场公信力的评估机构,成立专门从事银行文创不良资产的处置、担保机构,形成无形资产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无形资产审查、登记、管理机构,整合形成一体化、标准化、线上化的平台,并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方法、提高用户体验,吸引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主动参与使用。强化不同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为银行开展文化金融业务提供公允、标准、高效的技术环境支撑。

三是发挥协会作用,助力银行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银行业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不仅需要银行业自身努力,监管机构的大力推动,还需要行业协会积极引领。一方面,发挥好监管助手作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大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地向会员单位传递相关政策,使政策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发挥好行业报告引领作用。加强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细分领域研究,发布行业报告,举办行业研究交流活动等,助力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

回顾过去,取得成果丰硕;展望未来,更需砥砺前行。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文化业态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形态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文化产业也迎来了调整期。银行业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银行业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文化产业信贷创新和支持力度,开辟银行业与文化产业合作共赢的新蓝海,以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