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三支柱养老体系要多条腿走路|三支柱养老体系

原标题:如何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三支柱养老体系要多条腿走路

世界人口正经历着向老龄化的转变,养老金体系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老龄人口抚养比率(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力人口之比)到2050年会翻一番,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这一数据将超过40%,包括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金体系该如何发展?养老金投资该如何配置?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为全球2400万客户提供退休金和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其亚洲区总裁张维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各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国家养老金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必须形成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才更稳定。

大力发展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

上世纪末,世界银行提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及个人养老金。三者如何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张维义认为:“三支柱平衡并非每个支柱均等。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的体系,老龄化社会中第一支柱不断承压,这一比重随着发展应该缩小。”

张维义向第一财经记者强调,第二支柱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经济体的结构,但在经济体系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尽量把这一支柱培养壮大。他称:“大部分公民有固定工作的情况下,第二支柱可以占比很大。美国企业年金规范化发展了三四十年,现在占其养老金体系的比例达60%。”

反观印度尼西亚,张维义举例称,由于大量印尼民众的雇佣类型是临时合同,没有按月固定领薪水并缴纳企业年金的习惯,印尼就很难发展养老金体系的第二支柱。他补充道:“在第二支柱很难发展的情况下,印尼必须将第三支柱发展起来,巴西也是同样的情况。”

张维义认同世界银行提倡的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他称:“随着经济体的进步,最理想的情况是多支柱并存。如果条件成熟,尽量先提拔第二支柱,如果行不通,也可以先发展第三支柱,再发展第二支柱。但无论如何必须多条腿走路,否则养老金体系非常不稳定。”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经合组织(OECD)数据发现,荷兰的养老金净替代率(劳动者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比)高达101%,而其他发达经济体如德国和美国为50%左右,新兴经济体如阿根廷和巴西为80%左右,这一比率到底达到多少才算健康呢?

张维义解释称:“一些欧洲国家的个人储蓄比较低,主要靠政府养老金,因此第二和第三支柱加起来可能低于50%。但无论依靠政府抑或个人养老账户,最后应该达到的水平是:假设你退休前月薪是1000元,那退休后每月至少应领取到700元,即退休前薪水的70%。”

他称,退休人口拿到的资金应维持生活水准不至于过快下降,且按照平均寿命来说,资金应当至少维持退休后20-25年的生活,因此70%是比较合适的比例。

养老金投资三原则

目前,养老金账户投资的资产类别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现金存款和另类投资,另类投资指黄金的基金贷款、房地产、对冲基金、股权和结构化投资产品等。那么,在进行养老金的资产配置时,有哪些原则应当作为参考呢?

张维义认为:“一要看市场周期,二要看投资者可配置的资产类别,三要看个人的投资偏好。”他解释称,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股票的利益大于投资债券,反之则不然;而如果投资者所在的市场匮乏可投资资产类别,考虑的余地也不大。

他强调称:“如果你可以投资更多样化的资产,实际上资产配置的效应就更明显,收益的稳定性就会更大。不要只是投资一个或两个资产类别,尽量去做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他举例称:“如果我能找到一种长周期的资产,每年收益率可以达到8%的话,我不会选择两年期收益率10%的投资项目。因为两年后市场行情可能下降,再投资时可获得的收益不到6%。而且很多人也不想浪费频繁在市场里找标的的机会成本,更没有能力把研究做得像基金经理们一样广泛与细致。”

张维义说,最理想的方式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收益目标,做好资产配置和资产负债匹配,之后在不同市场周期做相应调整即可,而不必追市场行情和短期收益。

责编:冯迪凡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