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政策风向标】格力尘埃落定 绿地二次混改 一大波国企混改在路上

原标题:【政策风向标】格力尘埃落定 绿地二次混改 一大波国企混改在路上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疫情、经济刺激、货币政策“噪音”下,中国国企混改已经暗流涌动。

走出高管“桃色事件”,绿地控股再投掷一枚重磅炮弹。公司国资股东欲要抛出166亿元股权,招募战略投资者。

作为上海国资混改受益者,绿地控股曾在2015年混改上市,并迎来业绩规模的增长、壮大。此次国资再次推动二次混改,或也奏响上海市国资企业二次混改号角。

抛出166亿元“诱惑”,绿地为何要混改?

绿地控股(600606-CN)正在酝酿二次混改。

7月27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团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结构有关事项。

公司股票并因此停牌一周。

上海地产集团及上海城投集均为上海国资委控股,双方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持有绿地控股17.50%股份。

如按绿地控股961亿元市值看,17.5%股权大约价值166亿元。

不过股份最终转让价格将不低于下列较高者:7 月27 日前 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

战略投资者仍待揭开神秘面纱,而绿地控股二次混改序幕已经拉开。

绿地控股于1992年在上海设立,公司于2015年在A股整体上市,并控股绿地香港(00337-HK)、中国绿地博大绿泽(01253-HK)两家香港上市公司。

相较于其他房地产公司,绿地控股业务多元,但主营业务依旧是房地产、建筑及相关产业。

2019年公司曾以操盘金额3880亿元,当选中指研究院销售排名第6位,仅次于“恒碧万”、融创和保利。

靓丽的销售额,头部企业排名背后,确实公司远高于行业公司的净负债率。

Wind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公司净负债率分别约为274%、288%、215%、176%、156%,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高位。

一面海水,一面火焰,这也让资本市场无法评估绿地控股的真实价值。自从2015年借壳金丰投资登录A股以来,公司股价就一直处于深度破发,完全没有房企龙头的样子。

4850b16e2f2d.png" max-width="600" />

直到公告公司即将再次混改,公司股价才开始有起色,7月30日,公司股价涨3%。市场对其混改还是抱有很大希望。

从公司现有股权结构看,公司暂无控股股东。

以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等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方代表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持股最高,持股比例为29.13%。

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集团则分别持有公司 25.82%、20.55%股份。本次混改后,国资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绿地控股也将继续保国资优势,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市场化程度,以及产业层面的协同。

疫情“杂音”退去,混改依然是主旋律

在绿地控股之前,格力电器混改也曾喧嚣多时。

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行业影响力看,格力电器混改都堪称近年最吸引人的大事件。

高瓴资本带着416.6亿元进驻格力,国资退出,格力电器已经成为一家由非国资控股的企业,正式进入市场机制。

从公司股权结构看,战略投资者大股东、管理层、核心经销商共同持股,但并无无实控人和控股股东。不过董明珠依然是格力的话事人。

这种无实控人和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在混改中被广为使用,据说可以互相牵制,并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中芯国际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张玉良和董明珠同为国企领路人,在混改上或有更多的相同想法。

在格力、绿地混改之外,2020年以来有一大波国企正走在混改路上。

与格力同为竞争对手的海信也于近日正式启动混改。

2020年5月28日,海信视像(600060-SH)和海信家电发布公告,《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已获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

海信视象控股股东海信电子控股将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增发4150万股(约占17.20%股权比例),引入战略投资者。

而早于海信,今年4月双星“混改”已先行一步正式挂牌,打响青岛国企集团混改“第一枪”。

根据2019年8月青岛市国资委发布的《青岛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项目书》,海信、青岛啤酒、双星列入招商名单。

海信、双星均已启动混改,青岛啤酒还远吗?

其实如果梳理混改进展,我们不能不提江淮汽车混改。

江淮是入外资混改。2020年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大众中国将出资10亿欧元,获得江汽控股50%的股份,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同时,大众中国增持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获得公司管理权。

混改预计将于2020年年底完成。这不仅是汽车行业股比放开的实质性进展,更是第一个外资参与国企混改的案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在路上

2017年环保股密集暴雷、2018年民营企业债务违约,去杠杆大形势下,民营企业生存境况堪忧。与之相反的是国企的从容与进取。

当民营企业倒下,一些优质资产将会被国企接盘,固而市场流传一种“国进民退”的说法。

2020年疫情更是加速了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何国企仍要推行混改?

很多时候国企大而不倒,并非一定是经营业绩好,而是它身后的国资力量在支撑。这并非是一个好现象。

当一个国企架构臃肿、人员繁冗,业务僵滞、入不敷出的时候,这反而成为吞噬国资的黑洞。进行混改,激发市场活力是必要举措。

当然,更多时候混改是基于市场机制改革策略,让国企融入到市场大潮、大浪中去,与民资强者共舞,而并非是国企公司出了什么问题。

在国企混改实施中,华东地区是改革先锋,山东、江苏、上海都出台相关政策。而上海的国企改革则是领跑全国。

上海的混改比较有特色,以推进重点企业整体上市为改革方向,并鼓励上市公司进行“二次混改”。

本文主角绿地控股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公司曾在2015年受益于混改借壳上市,本次招募战投也是二次混改。

此外,上海上市混改案例还有华建集团、上海电气的整体上市,华谊集团、锦江集团核心资产上市等。

除上海外,格力所在的珠海是国企聚集地。截至2019年12月底,珠海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9197亿元,在广东省排名第三。

而广东又是中国改革前方阵地,像珠海这种经济机构必然要改,也必然要改好。格力也为全国国企混改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先例。

而另外一个走在全国混改前列的城市则是天津。

2020年7月天津中环集团的混改竞选花落TCL科技(000100-SZ),揭开天津混改“盖头”。

年初迄今,天津国资委旗下已经有7家上市公司启动混改,有百利电气、天津医药集团、渤海银行等。

疫情、经济刺激、货币政策喧嚣之下,混改已经悄然驶入快车道。

据权威人士透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经过大量调研、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完善,已经形成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审批程序。

这也意味着,以三年为期限,国企混改进入深水区。更科学、创新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不仅能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也成为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红利。

作者:李莹

编辑:彭尚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