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拟推出一系列重磅改革,会是市场新起点吗?] 重磅什么意思

原标题:A股拟推出一系列重磅改革,会是市场新起点吗?

本周市场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上周的弱势状态,国内市场在两会政策预期之后,面临一个不确定的中美关系导致整体上涨乏力,处在平台震荡的过程中。国外市场则是以纳斯达克10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继续连续上涨,纳斯达克100现在的点位只差1.9%的涨幅,就会再创历史新高。

上周A股的消费者服务相关股票遥遥领先,整个行业5日涨幅高达10.25%,其次是轻工制造、综合金融、商贸零售,均在4%-6%之间。 本周和之前不同的情况在于,这些行业不像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光从名字上就大概知道是哪些股票涨得好。

这表明风格与行业轮动加快,分化加剧,前期强势的半导体、5g都已经开始出现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下跌,而新能源车依然延续我们上周说过的趋势,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整个市场开始转向了概念题材的炒作,我再给大家说一下哪些概念涨得好,大家就知道上面的几个行业都包含哪些公司了。

这周涨得比较好的一些主要是海南自贸港概念、乳业指数、餐饮旅游、家具用品、机场、办公用品、休闲用品等。

其中海南自贸港的概念已经炒作很久了,最近又因为两会的政策预期,开始了新一轮的炒作。但让我说实话的话,这个概念里面大部分个股,甚至大部分名字里带海南两个字的个股,投资的意义都不是很大,短期概念炒作需要警惕风险。

后面的所有概念,其实大家一听就知道,其实还是沿着我们之前说过的国内消费和服务这条主线。我们说的消费者服务、轻工制造、商贸零售那几个行业都是这个概念覆盖行业。

只不过不同的是大家不再买食品饮料那些必需消费了,而是换成这些可选消费品种。一是因为必需消费品相关的股票估值已经太高了,资金开始寻找洼地,算是一种溢出的效用。另一个原因也是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经济弱复苏,在这种弱复苏环境中,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的股票成负相关的走势。

给大家解释一下,实际上不论是从美国历史还是中国历史来看,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可选消费实际上又和房地产等周期类行业成正相关的走势,因此在复苏期一般可选消费的收益情况是要好于必需消费品的。

那么现在这两种因素哪种占主要原因呢?4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显示同比大幅改善,同比仅下降4.3%,主要原因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这个数据不再给大家详细拆解了,但这个两个数字,实际上都是略好于市场的预期的。

结合同样是周期行业代表的有色金属,不论是从期货市场的铁矿石、焦煤焦炭、螺纹钢等主要的周期品种,还是股票市场的有色概念来看,过去一段时间都出现了明显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涨幅,由此可见市场上是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也是认同弱复苏的观点的。

大家后续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房地产、钢铁、有色等行业的表现,来印证当前经济周期的情况。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由于经济增长中枢的不断下滑和疫情因素、中美竞争的持续存在,即使是复苏,也只能是一种弱复苏。这些行业很难再出现过去两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那种走势,即使有机会也是波动下降中的一个阶段性低点,在行业完成龙头垄断、集中度提高之前,长期性的行业机会是很难出现的。

本周大部分的不确定性因素已经落地,让我们先来分析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再来聊一聊我们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是两会闭幕,两会的政策上值得注意的一是香港国安法的通过,恒生指数、H股指数虽然成分股大部分都是境内公司的股票,但是依然受此影响,出现明显下跌。我们之前说过,便宜并不是大家选择股票的唯一标准,港股市场上那为数不多的几只好股票更不应该是你买入这两个指数的原因,尤其是在未来香港局势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的情况下。

周五晚上特朗普也在新闻发布会讲了不少事,但和大家投资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威胁撤销香港的特殊待遇。这个事早已经有了市场预期,而特朗普又未提出其他特别超预期的措施,所以我们看到周五晚上不论是富时A50还是美国三大股指,都是一个V型的反转。

这个事很简单,股市的走势已经反映出来了,但是还是要给大家提个醒,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会这么简单结束,它会成为我们投资中长期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尤其本次的新闻发布会,不论是发布会的推迟还是据BBC报道这份声明的发布非常仓促,都证明目前美国由于种族歧视引发的骚乱某种程度上牵扯了美国政府的精力。但这种骚乱不可能长期存在,再考虑到下半年的美国大选,中美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波折的。

所以周五晚上的这种利好其实是短期的,影响有限的,大家不要盲目追高。尤其是在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于普通投资者,最重要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分散配置,绝不能重仓一种资产或者是一只股票,黄金、利率债这类对冲风险的资产绝对要配置上。二是时刻保证手中有足够的现金,不论是应对补仓还是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满仓操作无异于刀口舔血,把自己的投资成败交给命运来决定。

另一件值得提一下的事情是上交所对两会代表的建议作出了回应,主要提到了单次T+0和上证指数的编制。单次T+0乃至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多次T+0对于市场的流动性是一种利好,利好券商,但对于散户不利,本身现在T+1的制度下的佣金已经是投资者投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本了,T+0之后会继续加速市场机构化的风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管住手,不要过于频繁的操作来为券商贡献佣金。

上证指数的编制则是由于现在大家主要看的上证综指,已经明显失真。失真的原因很多,时间有限,给大家讲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A股历来的炒新股造成的高估值。

举个例子,一只股票上市的时候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股票是流通的,后续其他部分才会逐渐解除限售,而投资者炒新的习惯会把这一小部分股票炒的价格非常高。那么这家公司被计入上证综指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正常的高价格,然后时间越长,随着公司其他限售股的解禁,股票价格会逐渐走低,这就会给上证综指带来一个负的贡献。

而每只上交所上市的股票逐渐解禁过程中的价格下跌,其实是回归正常估值的过程,但只要它不能在未来创新高,那么给上证综指的贡献一定是负的,在上交所上市的烂公司越多,投资者炒新的价格越高,上证综指面临的向下压力就越大,这也是上证综指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照例给大家讲几件值得注意的事。

1、周五外资的流入是富时罗素将A股从纳入17.5%提升到25%带来的,这次的变动是本周五或者下周一生效,是一次性的,实际上大家看一下周五的港股通加仓的股票就大概可以知道了,像是长江电力这种非热门股都登上了前十大活跃股的列表,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惊讶。

2、人民币最低贬值至7.19。主要还是因为避险因素,还是因为香港国安法的事情,目前靴子阶段性落地,离岸人民币已经反弹至7.13的水平,后续没有进一步的风险,短期内大幅贬值的机会很小。顺带一提的是,大家担心这个事会影响港币和美元之间的兑换关系,但实际上大可不必,港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是香港选择了固定的盯住美元,而非美国批准了香港盯住美元。

3、债券市场依然震荡,还是维持我们之前的判断,在中美出现新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的情况外,债券市场很难有进一步盈利空间。

本 周 热 点 问 答 集 锦

Q1、 人民币汇率急跌的原因及影响?

Q2、 两会闭幕,哪些投资信号值得关注?

Q3、 什么时候适合打新股?

Q4、 5月LPR报价利率不变,降息暂停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Q5、 现在打新收益如何?适合打新吗?

Q6、今年哪些板块的新股表现的好?哪些板块新股表现比较差?

Q7、打新基金性价比如何?

Q8、为什么最近光刻胶板块强势上涨?科技股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Q9、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面临强制退市,如何辨别公司是否有财务造假的嫌疑?

Q10、有一些个股,各项财务指标符合价值投资理念,为何一直没有起色?

Q11、大宗商品的基本面如何?现在还能投资吗?

Q12、5G是国家新基建支持的产业,为什么A股市场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通信板块还在下跌呢?

Q13、科技股大跌又大涨,未来向何处去?

Q14、央行再次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对市场有何影响?

Q15、MLF到期未续作,利率没变,下一步货币政策怎么看?Q16、4月经济数据出炉,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Q17、美联储声明拒绝实施负利率,美国经济和市场会怎么走?Q18、广州房贷最低降至4.65%,对房价有何影响?

Q19、央行出台30条金融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怎么看大湾区的长期价值?

Q20、当前时点,哪些资产属于衰退资产,哪些是复苏资产?Q21、如何看待当前的银行保险板块?

Q22、 B股为什么遭遇闪崩7%,A股能稳住吗?

Q23、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有什么影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机会有多大?

Q24、 低估值策略在当前的股市中还有用吗?

Q25、海银财富的房地产基金爆雷了?在海银财富的其他产品还安全吗?

Q26、CPI重返3时代,PPI降幅持续扩大,通缩还是通胀?

Q27、医药板块投资前景如何?

Q28、目前债券基金持续下跌,中长期的纯债基金是否要赎回呢?

Q29、近期出来的社融等数据怎么解读?经济周期要切换了?

Q30、如果周期切换,下个阶段的大类资产将如何演绎?

Q31、4月数据的一个重要信号是什么?

Q32、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哪些看点,货币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Q33、比特币暴涨破万后又暴跌上千美元,为何会波动如此剧烈?

Q34、泰晶转债一天暴跌48%,可转债投资怎么防风险?

Q35、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何去何从,贸易摩擦会不会卷土重来?

Q36、信托新规有何影响?该如何理解?

Q37、怎么看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板块?后续会怎么走?

A 股 每 周 全 市 场 综 述

1

核心观点

2

正文目录

一、大势研判:市场短期受风险偏好压制,整体维持震荡格局

(一)总体看法:市场整体维持震荡格局

(二)业绩:业绩表现将平稳修复且逐季改善

(三)估值:估值分化严重,消费类行业估值处于高位

二、行业策略:短期关注内需方向,中长期把握科技、消费等机会

三、主题策略:新基建、国企改革

四、个股策略:券商近期强推个股梳理

五、风险提示

基 金 每 周 市 场 综 述

1

股市震荡、债市回撤,股债投资性价比均降低

数据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2

大多为新人基金经理管理

下周新发共31只基金,其中11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5只偏债混合型基金、2只平衡混合型基金、2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1只短期纯债型基金,3只被动指数型基金、1只增强指数型基金、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中大多数均为新基金经理发行,仅有3只基金值得注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