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科技:行业最低谷已经过去,目前在手订单金额创新高] 行业低谷

原标题:运达科技:行业最低谷已经过去,目前在手订单金额创新高

经历了两年的业绩低谷期后,国内知名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运达科技(300440)终于迎来发展拐点。

6月18日,运达科技董秘兼副总经理王海峰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困扰上市公司的诸多因素已经消除,行业最低谷已经过去,运达科技在手订单金额创出新高。为应对市场行情变化,运达科技2019年初已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梳理调整,将过去的销售、产品两个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2019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2019年业绩将大概率增长

自成立以来,运达科技便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智能系统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此为轨道交通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营运保障。

2015年,运达科技正式登陆A股市场,此后其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但2018年,运达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却双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正转负(-1097万元)。

财报显示,运达科技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在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追溯重述影响的情况下,较2017年追溯调整后同期降低24.68%;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23.19%。运达科技解释称,此举主要系上市公司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项目和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项目实施周期较长,部分项目在2018年内尚未完工,未能形成销售收入所致。

最新财报披露,2019年1-3月,运达科技完成营业收入7217.27万元,同比降低19.35%;实现营业利润260.42万元,同比降低31.28%;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234.99万元,同比降低13.4%。运达科技给出的原因,同样是因部分项目在该报告期内尚未完工,交验项目减少,未能形成销售收入;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导致其利润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对此,王海峰则对记者做出进一步分析,运达科技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铁路系统启动机构改革,致使公司部分招投标业务延迟或取消。早在2013年,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成立,取代原铁道部,标志着改革第一步“政企分开”成功,但直到2017年铁总才确定公司制改革步伐,由此开始了一轮变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运达科技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品销售,包括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以及相关软件,构成公司主要的业务收入;另一类是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第一类业务是运达科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其具体的收入确认时点为,对于需承担安装调试或指导安装调试合同义务的销售收入,于现场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予以确认,具体以用户出具验收报告为准;对于无需承担安装调试或指导安装调试合同义务的销售收入,于发货后收到对方的交验单、收货单或物流公司的发运凭证后予以确认。

因此,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改革进程直接影响运达科技营业收入的确认。不过,2018年末中国铁路总公司获准更名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这被业界认为是铁路系统公司制改革在最高层已经完成信号。

王海峰向记者透露,运达科技目前在手订单总额已经创出历史新高,对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业绩都有积极的影响,2019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借并购布局智能轨交全产业链

运达科技董事长何鸿云曾表示,运达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就是单一大产品无一例外全部被国企垄断。

何鸿云进一步指出,即使是民企的上市公司,也都局限在狭窄的细分领域里,规模不大。但是,中国的轨道交通要完成从规模世界一流向内涵世界一流的转变,国企也需要我们民企在专业细分领域的强力支撑。从这个角度看,轨道交通行业还是一个很值得做的行业,充满了机会。

更进一步来看,运达科技早在2017年已开始频频布局,完成关联方旗下两家子公司的收购。首先,2017年~2018年2月,运达科技斥资1.9亿元收购湖南恒信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恒信”)全部股权;2018年11月,上市公司再度出手,花费3.34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川汇友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汇友)全部股权。

实际上,针对上述两笔关联交易,市场颇有质疑。对此,王海峰对记者表示,这两笔收购是运达科技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战略步骤,而上市公司采取“大股东或关联方先并购标的再注入上市公司”模式是受行业特征决定的,若采取上市公司直接并购,则有可能引发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王海峰解释称,主要是并购标的的技术和管理团队,而这类标的在公司治理等方面常常存在问题,若贸然花费巨资去收购直接装进上市公司,则可能存在消化成本太高、管理难度大等潜在风险。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四川汇友交易对方做出承诺,2018年~2020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口径下,归母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分别不低于2500万元、3000万元、3600万元(合计为不低于9100万元)。2018年财报显示,四川汇友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年度业绩对赌。

多个新项目研发进入尾声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高上市公司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运达科技2018年底开始着手对自身组织架构进行梳理调整。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运达科技将原按产品种类划分的事业部,调整为按轨道交通客户类别划分的国铁业务群和城轨业务群,并于2019年初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

运达科技指出,此次组织架构调整通过业务平台化,提高多品种产品需求响应速度,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供应链端、制造端业务集中,做大做强平台,对业务进行有力支持。在上市公司业务平台化调整后,各项工作开展重心从以往销售、产品两个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从销售、技术方案、产品及服务全方位地贴近客户,从响应客户需求向引领客户需求转变,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再回到前两次并购,王海峰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指出,通过并购,运达科技将迅速拓展业务领域,实质性的完善其产业布局。在城轨运营成本中,用电费用仅次于人工成本,地铁电力成本占比普遍在20%-30%。而牵引供电设备领域产品准入门槛高,通过四川汇友可直接介入供电设备领域,对于运达的产业链拓展意义重大。

除了外延式并购,运达科技也在加大对自身研发的投入。据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期间,运达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5149.93万元、4928.11万元和7436.34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8.62%、8.28%和14.31%。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运达科技持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一级证书,在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运达科技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至到2018年12月31日,运达科技共获得24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53个。

据王海峰透露,运达科技已有多个新项目的研发进入尾声或已验收,进入试用阶段,部分项目将于今年开始贡献利润。包括地铁车辆服役安全保障系统、城轨信息化产品研发、地铁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自动化安全作业平台等。其中,走行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目标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既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及时提示检修维护,具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该产品若推出有望为公司增加上千万元的净利润。

政策利好支撑行业发展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铁路交通方面,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的带动下,铁路制造业呈逐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国电力机车、货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长,高于世界平均增速。

“十三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万公里,到“十三五”末预计达到1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规划建设1.1万公里,“十三五”末预计达到3万公里;国家正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城际铁路建设将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预计规划投资建设城际铁路5000公里,到“十三五”末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

今年5月份,湖南、青海、浙江等多地发布最新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规模高达数万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铁路项目依然处于基建计划的核心。

其中,湖南地区基础设施等关键区域补短板重点项目148个,总投资1.68万亿元,超过五成投资投向了黔张常铁路、常益长铁路、平益高速公路、长沙机场东扩二期等83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为8935亿元;浙江地区,2019年拟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810个,总投资约2.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00亿元。安排杭温铁路、杭绍台铁路等交通建设工程包项目237个,总投资1.13亿元,占比达到42%左右。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2019年是铁路通车和铁路开工的双高峰年,据统计今年铁路新增通车里程有望达4000公里,今年铁路新开工里程数将有望超过8000公里。其中,通车高峰对应装备采购高峰,而开工有望集中至下半年使得铁路投资加速提振板块预期。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大发展阶段。

运达科技2018年年报指出,经国家批准已有40余座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预计到2020年将有50个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线路里程将超过10000公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需求旺盛。如今,中国已形成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运达科技认为,在相关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推动下,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未来5-10年,我国轨道交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