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人均医生比例 [全球LP跟投比例超20%,如何更好配置跟投策略?]

原标题:全球LP跟投比例超20%,如何更好配置跟投策略?

来源:FOFweekly

(ID: FOF_weekly)

作者:何逸卿

近年来,“跟投”的热潮席卷海外一级市场,LP和GP们发现共同为某些交易融资可以互利互惠。私募股权公司越来越多地授予LP跟投权——LP也越来越多地行使这些权利。尽管跟投的过程给GP和LP带来了人员配备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但事实证明这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

随着跟投机会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里越来越重要,母基金也加入了这股热潮,纷纷将跟投纳入投资策略,以吸引新的认购者。市场上也有相当大的轰动,甚至个别新的海外私募股权基金正在推出以跟投为主的投资策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解跟投策略,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

跟投的发展

简而言之,跟投就是投资者(LP)与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或风险投资公司(GP)一起对项目公司进行的少数股权投资。

自第一只私募股权基金成立和募集以来,某种形式的联合投资一直可用,但并不是以今天的形式出现。十年前,LP跟投并不普遍,因为投资者更愿意选择另一种形式的联合交易(当时通常称为“财团投资”或"俱乐部交易")。在这种交易形式中,有限合伙人(LP)需要为同一投资向多个管理人支付费用和结转。联合交易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达到顶峰。但在一些与联合交易相关的破产案频发后,有限合伙人不再青睐于这种投资方式,使得这种交易在市场上被淘汰。这种传统的联合交易的弊端包括但不限于,投后管理权的分散、意见的不统一。

“跟投”在此后逐渐取代了联合交易。在跟投中,参与投资的LP相对更少地对投后管理产生影响,避免了传统联合交易形式的一部分弊端。2018年,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表示,在过去的六年中,全球跟投交易的价值翻了一番多,达到1040亿美元。在过去五年里,参与私募股权跟投的有限合伙人从42%增加到55%。相比之下,同期参与直投的有限合伙人仅增长了1%,从30%增至31%。

根据麦肯锡2019年全球私募市场报告:跟投是当今流行的一个主题,而且这一趋势没有放缓的迹象。在去年的一项私募股权国际调查中,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增加跟投的比例。

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的募资规模也显示了跟投的增长。一路上,市场也在细分。如今,在交易规模、行业和增长阶段都有利跟投。

资料来源:Preqin

注:2019年数据截至当年7月25日

跟投与传统投资的区别

对于投资者而言,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涉及对盲池基金或普通基金的资本承诺。尽管投资者通常以有限合伙人(LP)或其他非控制性参与者的身份单独或整体持有某些保护权,但投资决策和管理责任通常属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GP)。

相反,跟投是一种替代传统私募股权基金结构的方案。作为跟投者,LP可以在交易决策和投资组合构建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此外,考虑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其他好处,许多发起人还认为提供跟投机会有着潜在的额外价值。结果,跟投已成为私募股权市场中越来越普遍的策略。

为什么选择跟投

从LP的角度看

跟投因为其节省管理费和分成的优点,已成为一种引起有限合伙人(LP)的注目的选择。传统基金中,大多数LP向GP支付2%的管理费和20%的附带权益,而跟投在某些情况下受益于较低的费用或不收取费用,这会提高LP的回报。

费用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许多有限合伙人认为减少的管理费的确为一些较大的投资者,尤其是新进入者带来了推动力。但是,眼光独特的LP会更专注他们控制资本配置的速度,缓解j曲线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跟投增加了透明度和信任度。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的努力合作并不总是很顺利,而且在交易上的分歧可能会破坏良好的投资。

另外,一些GP将跟投成功的项目作为样本向大投资者发行。这使LP可以了解GP如何开展业务,他们如何进行尽职调查等。

从GP的角度看

表面上,GP似乎失去了管理费收入,并放弃了对基金的部分控制。然而,GP可以通过提供跟投权来避免资本敞口限制或达到多样化要求。

例如,5亿美元的基金可以选择3家价值3亿美元的企业。协议可能将基金投资限制在1亿美元。如果出现了追加投资的机会,GP将需要寻求其基金结构以外的资金,因为它只能直接投资1亿美元。GP可以向现有LP或外部各方提供跟投机会。

跟投还可以节省尽职调查,谈判的时间和降低风险。在拥挤的市场中,把握交易机会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而跟投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基金或通过现有的有限合伙制模型相比要简单而有效率得多。

总的来说,GP能利用提供跟投机会来提高自己的交易能力,培养与重要LP的关系,也增加了他们可以参与的交易数量。

跟投的风险

尽管跟投带来了种种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其中包括一些关键挑战。比如陷阱和风险,比如逆向选择,这些使得跟投并不能保证获得更高的回报。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隐藏”费用。跟投可能不会收取‘管理’费用,但会收取过多的其他费用,如融资、结算、退出和董事会费用。这类问题只有在行业提高透明度后,才能更容易避免。

跟投策略

目标明确对跟投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跟投不是基金投资,通常是将资本配置到单一证券或资产中的决定。跟投的收益波动范围也比基金投资更广,因为基金投资受益于多个投资组合公司的多样化。考虑到这一点,确定投资标的及其优先级将有助于成功。

如果一开始不这样做,就有可能出现失误,从而限制跟投计划的影响力。除了提高回报以外,其他需要明确的目标包括:降低纯成本、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对特定利益部门的战术接触、加强核心GP关系、探索新的GP关系。

一旦目标确立,投资者需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法。我们不主张采取被动的“对逐个项目跟投”方式。对逐个项目跟投可能会降低项目的总体准入成本,但这会限制策略性投资的机会,并为逆向选择风险打开大门。相反,投资者应该将资本配置在具有最大增值潜力的机会上。

积极的策略往往有更大的潜力捕捉高收益和降低风险,但跟投者应该有多积极?选择专业人员,LP应考虑实施这一策略所需的人力配置,邀请具有相关的直接或跟投经验的专门的投资专业人员。

LP还可以积极寻找优秀的GP,以获得高质量的跟投机会,并建立更牢固的关系。LP可以与GP一起承保投资机会,也可以围绕某些感兴趣的领域建立投资机会。总之,积极的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和灵活性来构建一个跟投计划。

交易流程也是成功实施的关键。跟投交易可以迅速发生,通常从开始到结束只需几个工作日。在寻找跟投伙伴时,成交的速度和确定性往往是投资者的两大标准。对于一个习惯于较缓慢的筹资周期节奏的LP来说,适应跟投步伐可能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在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的情况下。

对于GP来说,最令人沮丧的是LP在整个尽职调查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在最后一个小时退出投资。鉴于目前对跟投机会的需求,LP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在尽职调查周期后期疏远GP。同时,LP不应因为尽职调查期间引入的新信息而产生担忧并回避交易。

潜在的跟投者还必须了解他们需要哪些信息来有效地监控他们的计划,尤其是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报告要求。虽然GP通常会提供报告,但LP也可以协商以获取更直接的信息索取权。LP应定期评估每家公司的财务业绩,并根据所述预期衡量整体跟投计划的业绩。

结语

跟投策略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因此在决定是否选择参与跟投时,LP应尤其注意市场周期。

一项单独的跟投必须放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来预测其最终表现。选择了跟投往往表达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看好。投

资者也可以通过跟投的类型,进一步体现他们对市场状况的判断。当市场环境有利时,跟投通常可以用来建立风险敞口,而当估值出现泡沫时,跟投则应该逐渐减少。

在全球私募股权行业中,据估计跟投占到了近20%的交易量,而且实际数字可能远远超过这一比例。跟投被看作是机构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的重要投资策略,值得被所有市场参与者有意识地考虑。

如果LP选择寻求跟投机会,他们应该系统地、有明确目标和计划过程地这样做。在不断寻求投资回报的过程中,那些高效可靠的跟投伙伴能够为投资组合带来更多价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