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去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1349.7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跨国公司是由

原标题: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去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1349.7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超百家世界500强齐聚青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一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10月19日开幕,开幕式上组委会发布了委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制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1349.7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18 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 万家,实际吸收外商投资2.1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东道国之一。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自1992 年起,中国已连续27 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稳居吸收外资前10 位国家/地区之列。

2019年是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的关键节点。40年前,改革开放伊始,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境外企业就开始进入中国进行投资经营,投资规模从小到大、投资水平由低到高、投资区域从沿海到内地,形成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报告》通过历程篇、效益篇、贡献篇、实证篇4个篇章,系统梳理了40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成就以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外商投资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思想观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外商投资形成的外资经济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税收、就业、技术进步、管理学习、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对外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企业数不足3%,但贡献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和13%左右的城市人口就业,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跨国投资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 年,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融合,深化了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重塑,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引入“合资经营”模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

积极吸收外商投资发展经济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跨国公司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之一。而这一切始于1978年10月,中国政府一个技术引进代表团访问美国。在与通用公司谈判重型汽车技术引进项目时,通用方面提出,除了技术合作,通用公司还可以与中方建立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中方人员对此含义并不了解,经美方人员解释才明白是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虽然觉得挺有道理,但又觉得不可思议:“资本家和共产党怎么能够一起投资经营?”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并明确说,“不但轿车可以搞合资经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

尽管当时最终与通用的投资合作谈判未能达成,但大众公司却对直接投资经营很感兴趣,最后捷足先登,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979 年7 月,《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颁布实施,当年就建立了200 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到1985 年,批准建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了3000 余家,年均实际使用外资8.7亿美元。

中国第一批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包括: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建国饭店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北京迅达电梯公司、天津王朝葡萄酿酒公司、天津威娜宝洗发用品公司、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天津大塚制药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北京吉普汽车公司、新疆天山毛纺织品公司等。这些项目虽然普遍投资规模不大,在经营初期也曾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最后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家用电器、通讯设备、轻型机械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加工等制造业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第二产业在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超过80%。

从投资领域看,开始时期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宾馆等基础设施服务业。制造业领域投资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来样加工及补偿贸易等加工项目为主。

服务业外商投资首超制造业

《报告》指出,基本统计数据表明,1992年以后,制造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最主要领域。1997—2001 年外商投资的71.3% 是投资于第二产业;27.1%投资于第三产业;投资第一产业的金额非常少,仅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6%。而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吸收外资的主角从制造业转为服务业。

2008 年,在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中,服务业占比(54.5%)首次超过制造业(42%)2011 年,服务业吸收外资在全国总量占比为47.6%,首超制造业2.71 个百分点,自此,服务业和制造业吸收外资在全国总量中占比开始发生调转。

2012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在全国总量中占比(50.9%)超过制造业(46.9%)。另外,至2012年底,世界500 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80 多家在华投资或开展经营活动,设立外资研发中心超过1400家。

中国投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

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 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较去年大幅提升32位,在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46位。中国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位列今年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全球前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全球跨国企业高管层调查结果,2017—2019 年全球跨国企业最佳投资目的地排名中,中国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继续成为全球最佳外商投资目的地。美国和印度继续保持去年的排名,稳居全球最佳外商投资目的地第一和第三。此外,外资总体发展呈现出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相吻合的新特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用外资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中,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相匹配,外资质量提升取得积极进展。

2013年以后,中国围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自2013年9月起,中国先后在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等地相继设立了11个自贸试验区,深入试点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8年,宣布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从2013 年公布实施的自贸区负面清单开始,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就是一项重点工作。2013 版负面清单有190 项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历年逐步“瘦身”,到2018 年版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到48 项。2018 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涉及金融、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制造、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等各领域,共推出22 项重大开放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和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前所未有。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2018 年取消对中资银行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 的持股比例限制;2018 年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由中方控股改为外资股比不超过51%,2021 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2018 年将期货公司由中方控股改为外资股比不超过51%,2021 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2018 年将寿险公司外资股比由50%放宽至51%,2021 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据悉,新的《外商投资法》全国人大已经通过,2020 年1 月1 日将正式实施,可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多个重要文件,推出多项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措施。各部门和各地方加大工作力度,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确保放宽准入、财税支持、权益保护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文章版权归福布斯中国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回复“转载”自动获取具体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