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回购细则_密集回购,中国平安欲“根治”股价被低估

原标题:密集回购,中国平安欲“根治”股价被低估

  在首次实施回购的第二日,中国平安“迫不及待”的再次出手。

6月19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公告显示,2019年6月19日回购约1300.4万股A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7113%,最低成交价格为83.5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84.4元/股,支付资金总额合计涉资约10.91亿元,这一金额是18日回购金额的5倍。

显然,中国平安已经迫切的在向市场传达自己的信心,希望借助目前A股行情以及这波回购操作,将股价拉到心理价位。

事实上,这5年来,被低估的股价一直是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心中的一道坎,尤其是近两年,无论是股东大会还是新闻发布会,马明哲都在努力向外界诠释中国平安价值几何。

按照回购方案,中国平安的回购价格不超过101.24元/股,也就是说,这个价格,才是平安认为自己的价值所在,截至6月19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报83.54元/股,距离目标还有17.7元。

曾经被低估

早在去年10月29日晚间,中国平安首次公告千亿回购方案,市场一片哗然,尤其是平安的股东们。

一直以来,中国平安都被视作“白马股”,是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标配,从长期业绩增长的角度看,中国平安自上市以来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达到24.5%,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复合增长率为23.7%,ROE稳步提升到目前的20.9%,分红也相当稳定。

更关键的是,中国平安的业绩波动率很小,2003年~2018年中国平安资产和营收增速分别保持28%、19%的年化增速,净利润率2009年以来保持在10%~12%的稳定区间。

但即便如此,中国平安作为白马的尴尬在于,股价曾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躺着不动。

早在2016年,时任董秘金绍樑在一次公开场合谈及股价时就表示,现在股市上很少有公司H股价格比A股价格高的,而中国平安就是其中之一,“我始终有一个观点,我们的估值是被低估的。”他说。

在此前后,中国平安联席CEO李源祥反复向外界传达中国平安股价被低估的观点,当时,在2016年年报发布之际,中国平安的动态市盈率仅11倍左右,同期,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市盈率分别为38倍、20倍、20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估值模式下,分析师对多元化经营公司的估值普遍给予折价处理,出发点之一是认为跨领域经营时难以发挥各个板块业务的最大效益,这种估值模式对于一直以来专注于综合金融业务的中国平安来说是不占优势的。

所在,2016年一整年,中国平安几乎都在致力于一件事:把自己的业务讲明白、讲透彻,让投资者看到真实价值。

未来估值看科技

2017年,中国平安开始了估值修复的过程,全年股价涨了一倍,但显然并未达到平安的心理预期,在2017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总共回答了3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估值。

虽然,他并未直接对股价进行评价,但他也给出了一套衡量指标:经营业绩、管理团队、行业前景和PEG(市盈率与利润增长率之比)。

2018年度的股东大会上,马明哲再度对估值进行了委婉的回应。他说,看到不少参会股东都是熟面孔,平安也希望伴随着股东共同成长。“投资平安一定有耐心,希望平安越来越多长期投资者。”

现如今,券商研报普遍认为,中国平安未来价值和市值的更大弹性和增长力来自科技业务价值的爆发,即科技业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显然,中国平安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快马加鞭。

在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明哲回忆自己从31年前带领平安经历了上百次创业,其中,科技创新尤为深切,中国平安仅IT人员就有99000人,有研发人员29000人,有26个实验室和6个研究员,这令平安集团可以实现立体创新。

今年5月,汇丰发表研究报告,将中国平安目标价由113港元上调14%至129港元,评级维持“买入”,截至19日,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91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