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美团收购",到启动IPO,滴滴还得加把油]

原标题:从"被美团收购",到启动IPO,滴滴还得加把油

两年来,遭遇多番滑铁卢的滴滴一度给人一种难以为继的贫弱形象。在某些事件舆论发酵当中,甚至有不少公众巴不得滴滴早日倒闭。

然而,在让舆论如愿这事上,滴滴却偏偏不能让人如愿。

这不,坊间又传出滴滴生龙活虎的好消息。

据知情投资人透露,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币,约800亿美元,有望成为近年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滴滴的命途多舛,但终究还是倒不下去,而这一次,又会是滴滴在多番波折之后,迎来生命力复苏的切实希望吗?

雄心勃勃,惨遭"喋血"

关于滴滴IPO,早在2018年传出风声。

2018年4月24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滴滴出行计划最早今年(2018)下半年IPO,寻求至少700-800亿美元估值。

然而,滴滴雄心勃勃的IPO计划,却因为2018年众所周知的滴滴喋血事件,中途夭折。消费者关于滴滴平台负面情绪在汹涌的舆论刺激下集中爆发,滴滴宣布内部重新整顿,并推迟上市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起至2018年10月,媒体公开报道及法院等有关部门处理过的,至少有50宗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其中有2起故意杀人案,19起强奸案、9起强制猥亵案、5起行政处罚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件,强奸案及强制猥亵案的占比高达56%,受害者53名均为女性。

直到今年6月下旬,滴滴顺风车才得以重新全国上线。

2016年,滴滴与Uber业务合并时,估值已达350亿。但2018年开始,滴滴估值一直处于500亿-600亿美元之间,至今仍未能有所突破。

有滴滴早期投资人表示,在经历监管风暴网约车业务受阻之后"滴滴想二级市场市值到700亿-800亿美元不现实。"

这边厢核心业务才刚恢复不久,那边厢又传出美团并购的传闻,说双方一度已到达谈判阶段。6月11日晚间,滴滴官方微博发文"有人真敢编,有人真敢信",并配图如下。

其实滴滴也怪不得坊间传闻的想象力。

6月中旬,美团启动了组织架构调整,原LBS平台下属充电宝业务部、两轮事业部、公交业务部、地图服务部被调整至美团平台,最后LBS平台下只剩打车业务。不少相关人士认为,这不排除是美团收购滴滴的铺垫工作。

与此同时,那段时间滴滴也是动作频繁,上线了货运业务又拓展了跑腿业务,难免让人将之与美团的配送业务联想起来。

而且,美团与滴滴在出行业务上的竞争、双方在业务的互补与融合,以及美团与阿里系在本地生活、同城零售业务上的较量,都给了这个传闻充分的合理性。

最具有定调性质的因素是,在疫情之下困窘的出行业务环境,相较于过去霸道的行业霸主,如今滴滴还要努力发钱去求着消费埋单,让人不禁看到一种疲态。尽管柳青5月在CNBC的采访中表示,核心网约车业务已经小幅盈利,国内市场的客流量已经回归疫情前水平的60%-70%。

然而数据并未能在消费市场有直观的反映,未能呈现领跑行业的优势状态。

此情此景, 捕风捉影的传闻自然更倾向描述其面临并购的颓势。

无所谓离谱或靠谱

对于时隔两年再次传出的IPO传闻,相关人士却呈现了两种口径。

多位内部人士均向媒体表示,"不太可能""不知道消息从而传来的"。出行行业内的几位相关人士也表示,没听说这个消息。

而几小时前,财新方面消息,接近滴滴高层的人士对记者确认,滴滴正在筹备港股上市,但具体的方案尚在推进当中。滴滴方面对上市未予置评。滴滴总裁柳青曾在4月接受彭博社访谈节目中表示,"我们有一个明确的上市时间表,我们会根据这个时间表去实施上市事宜。"

在5月初CNBC的采访中,柳青再次明确表示,"滴滴目前没有裁员或筹集资金的计划。"

对于眼前扑朔迷离的IPO传闻,其实无所谓离谱或是靠谱。正如柳青所说,他们会按照时间表走,也就是说目前滴滴的IPO目标仍然在他们的计划路线之内。

作为资本的吃瓜群众,企业盈亏的本质不会随着确认IPO与否而改变,我们需要关注的终究是滴滴的业务状态。

今年上半年,先后推出了跑腿、货运、社区团购、以及共享电单车业务,有人选择将这些与美团相关联的业务动作看成是并购前的先兆。然而,6月27日滴滴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可以看出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盘算已久;而且在国际业务上,今年3月,滴滴还正式开启巴拿马业务,成为继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开展业务后的第六个拉美国家。

此外,4月,滴滴旗下青桔单车获得10亿美元融资,今年5月,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

再结合前文提到的盈利消息,综合整体推断,这样庞大而且稳健的滴滴,美团也难以轻易吞并

但是,在那些明确表明"不可能"的内部人士,和确认正在筹备上市的高层之间,他们对滴滴的认知显然存在某种根本性的差异。

可能是对滴滴足够强大的信心,而认为公司不差钱;或因为缺乏信心,而认为此阶段不足以成功IPO。

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生于忧患,但滴滴的忧患还不够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今的滴滴所处的环境总体还是忧患大于安乐,或者说离安乐差的不只是一次IPO的距离。

柳青和程维都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滴滴始终努力地拓宽自己的道路,保持谨慎地前行:在2018年传出IPO消息时,滴滴与投资人沟通时关于IPO的口径是"目前不着急上市,可能在未来18-24个月启动"。

原因有:美团因素,资金充足(账上现金约100亿美元),滴滴目标是"科技领先的全球公司",上市前希望国际化有更多成绩。

所以,鲁莽粗暴地赚快钱不是滴滴的目标,他们要活着站上全球科技企业的顶层。

其实目前最有需要IPO的,还是理想小鹏这些怀有十分强烈扩张欲望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而作为全球出行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滴滴已经将扩张纳入有序稳健的规划中。

今年4月,程维公布了滴滴未来三年目标: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这也只是以三年为单位的目标,而不是短期的争夺。

而更关键的是,其实程维也不是那么缺钱——滴滴人士近日透露,目前资金状况仍然充沛,账面现金超过500亿元。

所以对于滴滴而言,IPO or not IPO, that isn"t a question.

真正的question在于,美团迅速壮大的背景下,资本对于滴滴表现的不满意。

3年前的美团相较之下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弟,如今的美团拥有1.2万亿港元的市值;3年前的滴滴估值560亿美元,如今的滴滴仍旧在此间徘徊……

美团并购滴滴的传闻,本质上还是一个资本不看好滴滴的隐忧信号,也正因如此,在账面500亿现金的情况下,滴滴还会出现投资人方面有退出诉求。

此情此景,更是对于滴滴估值的一记重击。

这也阐明了为何会在疫情困窘的上半年,滴滴还要那么努力地加码各项业务,因为它要让资本看到滴滴更明确的希望。对于嗜血的资本而言,跑得慢的企业就有可能陷入被并购的漩涡,只有跑的足够快,甚至跑赢竞争对手的,才能得见真章。

而此时,滴滴仍需发愤图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